4月14日,有安龍縣“西藏”之稱的海子鄉(xiāng)安嶺村,久旱重旱導致井窖干枯、田地開裂,人畜飲水嚴重告急,但旱災下的天空依然陽光明媚。這天下午,安龍縣民政局“黨員義務送水隊”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送水活動。
目的地安嶺村田壩組地處深山,干旱嚴重。村里雙目失明的五保老人張情武是這次送水的主要目標,張大爺今年71歲,一直獨居在民政局出資修建的兩間小屋里。作為五保對象,鄉(xiāng)民政辦的同志多次動員他到鄉(xiāng)敬老院,他都以不給國家添麻煩為由拒絕了,一人居住在半山腰上。在這樣的大旱年代,熟練地摸著背了一輩子水的井干了,一戶正常人家吃水都顯得特別困難,何況年邁體弱,雙目失明的他,用水常常靠鄰居救濟。
下午4時20分,民政局“黨員義務送水隊”的隊員送完村里的幾處集中供水點后,在隊長蔣發(fā)祥的帶領下,隊員們不顧當天已三次送水的勞累,送水車拉著兩桶水兩袋大米,沿著一條崎嶇的山路艱難地跋涉,當送水車來到進入田壩組的山路口時,車上的4名隊員每人負重50斤上山。
上山的路很陡,有的地方是70度以上的斜坡,走在山路上,怪石嶙峋,荊棘叢生。剛向上爬了約三分之一的路程,這些經(jīng)常下鄉(xiāng)進村入戶且訓練有素的隊員就氣喘吁吁,踩滑時,有的還被石頭或雜草劃破手掌。越往上,困難越大。爬至近三分之二的路段時,隊員的背部已被汗?jié),普遍感覺手發(fā)酸、腿發(fā)軟,爬坡重心不穩(wěn)。不慎摔倒的隊員,寧讓身體著地受傷,也要保護好水桶或米袋不被摔破。
500余米的坡路不遠也不近,當他們負重爬進五保老人張情武家時,已是汗流浹背!澳銈兩洗嗡偷乃歼沒有吃完,你們咋又來了?”摸著接過隊員們扛上來的水和米時,老人心疼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