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德臥中學免費給我讀高中,我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回報德臥中學對我的關愛!……”7月10日,筆者來到安龍縣萬峰湖鎮(zhèn)永和村張佳龍家時,正遇到這位小主人坐著小木凳捧著初三英語課本復習,他那份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張佳龍的住房,是由水泥空心磚墻身、木架屋頂、石棉水泥瓦面構(gòu)成的,占地約50平方米,家里除了一張床、幾張木凳及鍋瓢碗鏟必要的生活用具外,什么都沒有,可說是一貧如洗。
張佳龍是一名從小就失去父母關愛的特殊家庭的少年,可他卻表現(xiàn)出與眼下倍受社會關注的“學習成績偏差,家里管不了,學校難管好,踏入社會容易出問題的”留守兒童、少年現(xiàn)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今年6月在該鎮(zhèn)萬峰湖中學畢業(yè)時中考成績總分為495分,奪取了該校今年中考成績的第二名。他的這一“壯舉”被本縣德臥鎮(zhèn)德臥中學校長高武國發(fā)現(xiàn)后“挖”走,并已于今年7月5日讓其報名注冊免費就讀高中。
張佳龍1994年2月出生在永和村一個張姓的農(nóng)民家庭,父母勤勞顧家,父母及爺爺、奶奶對其疼愛有加,一家人在其樂融融中度過?商煊胁粶y風云,就在張佳龍剛滿兩歲的時候,其家庭出現(xiàn)了猶如晴天霹靂的變故,父母相繼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張佳龍從此失去了父母的關愛,成為被遺棄的“孤兒”。隨后,張佳龍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承擔起了撫養(yǎng)和隔代教管孫子的責任。考慮到張佳龍的家庭情況,萬湖鎮(zhèn)政府把他家列為農(nóng)村貧困群眾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每季度給其200余元“低保金”,隨后安龍縣民政部門、萬峰湖政府、永和村委會還多方籌資8000多元,幫助他家改造了木瓦結(jié)構(gòu)的危房,安裝了照明電,為他的學習和生活撐起了一片“新天空”。
可無情的命運偏捉弄著這個本已不幸的家庭,正當張佳龍剛滿10歲時,其爺爺、奶奶相繼撒手人寰。隨后,家住同一個村的張佳龍的姑祖母,便承擔起了照管張佳龍生活起居的責任。兩年后的2006年,其七旬姑祖母因年老體衰,行動困難,無奈地“搬”回了家。從那時起,已讀到小學五年級的張佳龍一邊學會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一邊上學勤奮學習,并自我約束,從不與有不良言行的兒童、少年交朋友,直到初中畢業(yè)。
“張佳龍已是我們學校免費幫助失去雙親或單親的農(nóng)村貧困家庭孩子續(xù)圓‘讀書夢’的第5個學生,3年高中下來學校在他們身上每人就得花課本費、生活費等費用1.8萬元左右!钡屡P中學校長高武國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只要他們高考成績好,能錄取重點大學的,我們還將無償資助他們完成大學學業(yè)!
。f天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