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積極搭建農村電商平臺 探索“互聯網+”扶貧模式
亮點黔西南訊 近年來,興義市積極搭建農村電商平臺,探索“互聯網+”扶貧模式,不僅優(yōu)化了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提高了農產品品質,而且還推動我市農村農畜特色產品外銷,帶動傳統(tǒng)產業(yè)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一、探索“互聯網+農村金融+精準扶貧”扶貧新模式,充分發(fā)揮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在扶貧開發(fā)中的作用,逐步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持打造電商與實體結合、“線上+線下”雙線并行、兩輪驅動的鄉(xiāng)鎮(zhèn)商貿示范點,以商貿活躍經濟、促進發(fā)展。截止目前,興義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共鋪設光纜12.5萬公里,建成移動基站4059個(3G 2254個、4G 1007個、2G 798個),188個行政村實現村村信號全覆蓋,村通光纖寬帶率達90%;建成3條總長640公里的農村電商物流閉環(huán)線路,覆蓋94個行政村,打通了工業(yè)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最后一公里”;建成農村淘寶縣級運營中心1個,鄉(xiāng)鎮(zhèn)電子商務服務站25個(已驗收8個),村級電商服務點80個。
二、依托“貴農云”項目建設,利用大數據資源,將“貴農云”打造成為集“門戶網站、網絡貸款、支付平臺、農村電商、信用平臺”為一體的“三農服務平臺”,為轄區(qū)內貧困農戶打造成本低、效率高的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特產品觸網營銷、開拓農村電商消費市場,開創(chuàng)“山貨進城,商貨入山”的和諧發(fā)展局面。通過吸納賢才,興義市打造了淘寶特色中國興義館、貴州電商云興義館、黔城惠、優(yōu)菜優(yōu)生活O2O生鮮店、黨建扶貧云等涉農電商平臺。成功打造了古方紅糖、冷洞金銀花、七舍麻花雞、倉更板栗、豬場坪核桃、品甸生姜、興義石斛等知名電商品牌,推動山貨出山。
三、強化農村電商平臺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興義市充分利用宣傳頁、報紙、電視、網絡、手機短信、公交車及城際客車、各單位電子顯示屏、永久標語(刷墻)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力宣傳“農村電子商務扶貧及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合伙人招募”等,達到家喻戶曉的宣傳效果,同時開辦興義市電子商務大講堂,對電商人才進行宣傳培訓。清水河鎮(zhèn)金星村支書羅宇說:“我們村里的農產品,比如生姜,是原生態(tài)的、綠色的,很受歡迎,但是以前由于銷售渠道的限制,沒有更好地推向市場,現在通過電子商務這個平臺把我們的農副產品推介出去,讓我們老百姓不用到集市上去賣就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電子商務平臺讓村民感受到了方便,也使老百姓征收致富”。(雷勇報道)
分享到: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