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老屋(作者:楊闊)
童年 老屋
作者:楊闊
對于我們那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我應屬于不幸之列,家中的貧寒難尋其二。二十根木頭撐著一片土瓦,四壁是由牛糞敷著的竹籬。冬不能御寒,夏不能擋雨,我一直都把它叫著——老屋
老屋位置奇特,村子在高山腰間,老屋在山腰上。這里有一片原野和一條河流,原野被先人們開辟成田野,河流把老屋與村子分隔開。河流左岸是黃泥土坡,右岸則是怪石嶙峋。
父親由于姊妹多,分家分屋基時被分得河流右岸的石山上。于是,父親只好用鐵錘、鑿子打開三米多厚的石層成地基,伐二十根木頭做支柱,煅燒土瓦和編制竹籬蓋住屋頂擋四壁。
老屋就這樣被簡單的建成了,左右荒草,背靠空山,眼望河流田野和村子人群,寂寞孤單的坐落在那里。
父親讀過高中,能背誦《三國》、《水滸》等古典小說,晚飯后無油點燈,一家人或是坐在院子里借月光、或是躺到床上聽父親講英雄故事,風流傳奇。三國情義,梟雄智謀;楊家忠烈,夫亡婦征。每個夜晚,無論是寒風吹、暴雨下,還是明月升、繁星垂,老屋里總回蕩著父親的英豪情義、將士忠誠、名族存亡、家國榮辱的故事。
老屋是我童年的樂園。我在姊妹中排行老三,大姐要上學,父母要下地,哥哥和小妹身殘臥床,所以我在上中學前一直擔負看家和照顧病人的職責。
父母總把我鎖在家里,但我總是能從破爛的木頭縫逃出去,從留給雞狗出入的門縫里溜出去。稍長大后,因木樓太矮,我總是不走木梯徒手爬到樓上。在樓上的草垛里玩上一整天,或是編草繩做草衣,或是對著慵懶的貓說話,直到把貓兒氣跑,才洋洋得意下樓來。
老屋的每個角落都被我爬過,但我從沒摔倒過。我常把牛馬繩找來在大門口的橫木上拴個秋千不停的蕩,做出各種飄逸動作,直到頭暈目眩,感覺老屋搖搖晃晃才罷休。
或許是受父親講的故事影響,我常趴在父親的書箱旁,翻著泛黃的舊書看里面依稀的插圖,然后進入無邊怪誕的幻想。想著想著,有時興奮地跳起來,有時發(fā)出咯咯笑聲,那樣子像犯了傻。
老屋里的老鼠很多,我總是能從死角里、木堆下、草垛中把它們的窩翻出來,能跑的東西亂竄,跑不了的被我當成玩物,拿去挑逗小貓。感覺像是給老屋抓跳蚤一樣,心情非常愉快。
我的話不多,但卻非常好動。手里常握著一根竹棍,或自己悄悄用鐮刀削得半像半不像木刀木劍。奇思怪想的腦海里,滿地是敵人,到處是戰(zhàn)場,老屋的里里外外都是我舞刀的身影、吶喊的聲音。
那二十根柱子是我特別進攻的對象,用劍刺著,用刀砍著,好幾次把掛在上面的油燈打破。我也常把大姐的筆偷來,在老屋的爛木板上亂畫一通,經(jīng)常把筆弄壞或用盡墨水,大姐因此常跟我爭吵,甚至大打出手,而我總是被打的命。
老屋里外滿是露出一只手的石頭,泥土在雨天時被沖走了,在晴天時被風帶去了。然而,我卻總是光著小腳丫圍著老屋跑來跑去,上跳下竄,但我的腳從來不會受傷,除了有一次異想天開的把鐮刀當高蹺去踩流了一地的血和被老水牛踩爛大腳拇指外。
說到老水牛,它是從外婆家借來的,后來被父親賣了。除了老水牛還有馬,馬換過好幾次,有紅的黑的灰的,還有過一匹母馬。牛馬關(guān)在一起,離我們的床只有三米不到,就竹籬隔著,但我們從未聞到牛馬的糞臭味,或許是我們習慣了。
我常年呆在家里,同齡的伙伴跑到山上去了,只有一兩個年齡小點兒的來與我作伴?赡苁沁@個原因,我的思想和智力大大落后,我記得六年小學十二次期末考試,我沒有哪一科上過60分,今天回想起來我也感到驚奇。
我的小伙伴和我一樣調(diào)皮,但他們總沒有我爬得高,我可以爬到老屋的最高處,輕松摘下最高的一片瓦。感覺自己打敗了老屋,興奮不已。但老屋總是一動不動的呆在那里,任我蹂躪欺辱,任我謾罵嘲笑。
老屋雖坐北朝南,朝陽斜射進來,形成斑斑點點的圖案,我用力把拳頭揮向那些光線,但最終是我筋疲力盡,它悠然自得。大概是我十歲那年,春風來的很早且急,墻籬搖晃的很厲害,老屋向西傾斜了,一家人都很擔心老屋會倒塌。
父親找來幾根木頭從西側(cè)頂著,使老屋又陪了我們幾年。老屋和大姐是同一年誕生的,我晚了四年,所以在我的記憶中,老屋是一副舊容,一身的疲憊,暗淡的身軀,沒有靚麗的色彩,沒有青春的氣息。我與老屋相伴時間最長,對它最了解,感情也最深。
中學后,我便很少回家。2011年,我在上初三時,我家搬離了老屋,回到村中去了。沒有了人煙,老屋便蒼老得更快。過年回家時,我還去看了老屋,眼前滿目蒼涼,我滿懷傷感,坐在里面一整天;貞浿、思考著、感受著、撫摸著。
第二年,我快畢業(yè)時,本想畢業(yè)后就回家去看老屋,但一天中午,母親打來電話,告訴我“老屋昨晚自己倒了,我們都沒有聽到聲響,早晨起來才發(fā)現(xiàn)的”,我的眼淚頓時刷地流了下來。
掛斷電話,我跑到空曠的操場上哽咽了許久,好幾天我的腦海里,都是老屋伴我的童年笑語和老屋的蒼老身軀。
很遺憾,當時沒有相機或手機留下老屋的照片,留下的只有一些模糊卻又無法忘掉的童年記憶。
如今,我上了大學,回去看老屋更少了。前不久,國家脫貧攻堅政策把我家納入搬遷進城對象,家鄉(xiāng)離我越來越遠,老屋留給我的也許只有無限的回憶……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guān)信息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