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縣民族舞蹈“阿妹戚托”進校園 傳承民族瑰寶(圖)
學生們在“大課間操”跳起民族舞蹈“阿妹戚托”。
學生們在“大課間操”跳起民族舞蹈“阿妹戚托”。
亮點黔西南訊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如今在晴隆縣紫馬鄉(xiāng)民族舞蹈“阿妹戚托”的音樂伴著孩子們童真的聲音在紫馬各學校響亮傳出,優(yōu)美旋律久久回蕩。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紫馬鄉(xiāng)教育系統(tǒng)繼以往開展學習民族舞蹈“阿妹戚托”的基礎上,繼續(xù)開展學習民族舞蹈“阿妹戚托”活動,并將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編成“大課間操”,列為學校“大課間操”日常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鍛煉身體、豐富校園生活的同時,進一步更好地傳承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阿妹戚托”,展示享有“東方踢踏舞”美譽的“阿妹戚托”舞蹈的民間文化魅力。
據了解,“阿妹戚托” 在晴隆縣已經有了500年以上的歷史,是彝族一種原生態(tài)舞蹈,漢語意譯為“姑娘出嫁舞”,源于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彝族鄉(xiāng),屬于女子群舞,以偶數(shù)組成隊形,八人、十二人、十六人或二十四人不等為組,或呈直排或呈圓狀,一邊用歌唱一邊用腳踏擊地面,或相互用腳底撞擊,不斷發(fā)出清脆悅耳的“啪、啪、啪”聲,極具視覺沖擊力,使人震撼,故有人稱之為“東方踢踏舞”。
自去年晴隆縣向全縣各學校推廣“民族舞蹈‘阿妹戚托’進校園”活動以來,紫馬鄉(xiāng)各學校全體師生共同積極參與和推廣。目前,原生態(tài)彝族舞蹈《阿妹戚托》,在紫馬鄉(xiāng)各學校用于課間操和文藝固定節(jié)目已經成為常態(tài)化。每天課間操,孩子們跳起熱情奔放的《阿妹戚托》舞蹈,校園內氣氛歡樂,他們用甜美的嗓音歌唱幸福的生活,用翩翩的舞姿展示傳承著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瑰寶。(陳正攝影報道)
- 貞豐縣北盤江鎮(zhèn)金井小學武術進校園 煉就“真功夫” 2015-11-05 15:42:06
- 興義市萬峰林民族學校舉行評課活動促教改 2015-11-05 08:20:21
- 晴隆市監(jiān)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015-11-03 13:55:20
- 晴隆縣市監(jiān)局開展駐村同步小康工作培訓 2015-11-03 11:49:18
- 晴隆供電局“狗不理”電工的婚紗照(圖) 2015-11-03 09:38:09
- 晴隆縣10月減免小排量車輛購置稅25萬元 2015-11-03 09:01:17
- 晴隆縣2村干部被立案調查、2干部受黨內警告處分 2015-11-03 08:45:11
- 晴隆縣2名村干部被立案調查、2名干部受黨內警告處 2015-11-03 08:40:54
- 晴隆供電局“狗不理”電工的婚紗照(圖) 2015-11-03 07:38:09
- 晴隆縣10月減免小排量車輛購置稅25萬元 2015-11-03 07:01:17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