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21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公告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21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公告
一、學校簡介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筆山書院,2009年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獲批為貴州省新增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和貴州省第二批應用型發(fā)展轉型試點高校。
學校位于素有滇、黔、桂“三省通衢”之稱的西南“金三角”——貴州省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興義市。這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峽谷飛揚,峰林多姿,一步一景,步移景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生活舒適,鸞翔鳳集,人杰地靈。先后榮獲“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中國十佳最美麗風景城市”、“中國十佳宜居生態(tài)城市”、“中國最美的地方”等多項榮譽,是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的永久會址與舉辦地。
學校現(xiàn)有14個教學單位,43個本科專業(yè);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和農學九大學科門類。有8個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10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和專業(yè),1個2011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山地旅游教育與推廣省級人文社科示范基地,3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和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中心、中國民族師范教育研究中心、國際山地旅游發(fā)展研究院等19個校內科研機構。
學校秉承“勤學、尚美、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訓,以“地方性、民族性、師范性、應用型”為辦學定位,將人才培養(yǎng)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致力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國際合作與交流,為黔西南州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當前學校正圍繞貴州省建設特色教育強省的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和黔西南州“文旅興州、教育立州”的戰(zhàn)略主題,搶抓轉型發(fā)展機遇,著力建設一流本科,科學謀劃,穩(wěn)步實施,朝著特色鮮明的區(qū)域“雙一流”大學的目標砥礪奮進。根據(jù)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現(xiàn)將2021年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事宜公告如下:
二、人才需求層次
(一)第一層次:“兩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
(二)第二層次:貴州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國務院津貼獲得者、博士生導師;主持并獲部、省級科技進步、技術改造、科技成果二等獎以上獲得者。
(三)第三層次:博士研究生且具有教授職稱。
(四)第四層次:緊缺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或教授;優(yōu)秀的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緊缺專業(yè)博士: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教育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音樂與舞蹈學、中國史、外國語言學、體育學。
優(yōu)秀博士:近5年取得的業(yè)績須達到下列條件的1項:
1.主持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項;
2.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被SCI或EI、SSCI或CSSCI收錄;或出版學術專著或主編教材2部;
3.獲得授權發(fā)明專利2項(排名第一);
4.獲得過地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或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排名前三);
5.主持獲批或認定省部級以上課程(教材)或在線開放課程1項;
6.具有豐富實踐應用背景,經學?己舜_認具有某一方面專長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或在社會、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取得業(yè)界公認突出業(yè)績的優(yōu)秀人才。
(五)第五層次:一般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三、人才需求計劃
學院 | 專業(yè)需求 | 引進人數(shù) | 聯(lián)系方式 |
---|---|---|---|
信息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大數(shù)據(jù)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湯老師 |
體育學院 |
體育學、臨床醫(yī)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康復、護理學、體育教學訓練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段老師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新聞學、傳播學等相關專業(yè) |
15 |
聯(lián) 系 人:王老師 |
數(shù)學科學學院 |
應用數(shù)學、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基礎數(shù)學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竇老師 |
教育科學學院 |
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比較教育學、教育領導與管理、高等教育學、基礎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等相關專業(yè) |
15 |
聯(lián) 系 人:楊老師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金融學、旅游管理、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財務管理、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王老師 |
政治與歷史學院 |
中國史、世界史、民族學、政治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史、馬克思民族理論與政策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韋老師 |
物理工程與技術學院 |
理論物理、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安全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光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天體物理學、統(tǒng)計物理、凝聚態(tài)物理、安全技術及工程、采礦工程等相關專業(yè) |
15 |
聯(lián) 系 人:周老師 |
生物與化學學院 |
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生態(tài)學、應用化學、植物學、動物學、作物遺傳育種、果樹學、植物病理學等相關專業(yè) |
15 |
聯(lián) 系 人:夏老師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程老師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亞非語言文學(韓語)、日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等相關專業(yè) |
10 |
聯(lián) 系 人:季老師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舞蹈學、設計學、美術學等相關專業(yè) |
8 |
聯(lián) 系 人:李老師 |
四、基本條件要求
1、熱愛祖國,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gu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品行端正,誠實守信,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師德和團隊精神。
2、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身心健康,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
3、第三、四、五類層次的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特別優(yōu)秀或工作特別需要的,年齡可適當放寬至50周歲。
4、服務期限為5年,雙方簽訂引進協(xié)議,協(xié)議內容雙方約定。
五、引進主要待遇
主要待遇 | 第一層次人才 | 第二層次人才 | 第三層次人才 | 第四層次人才 | 第五層次人才 |
---|---|---|---|---|---|
購房及生活補貼 | 200萬元 | 100萬元 | 80萬元 | 70萬元 | 60萬元 |
科研資助費 (課題立項) |
自然科學類 100萬元 社會科學類 80萬元 |
自然科學類 40萬元 社會科學類 30萬元 |
自然科學類 25萬元 社會科學類 15萬元 |
自然科學類 15萬元 社會科學類 10萬元 |
自然科學類 15萬元 社會科學類 10萬元 |
住房事宜 | 提供住房1套(不低于100平方) | 提供住房1套 | 提供1500元/月過渡期租房補貼(校一次性購房和生活補貼支付后終止) | 提供1500元/月過渡期租房補貼(學校一次性購房和生活補貼支付后終止) | |
人才津貼 | 5000元/月 | 1500元/月 | 1200元/月 | 教授900元/月、博士研究生800元/月 | |
家屬事宜 | 配偶、子女可解決事業(yè)單位編制 | 配偶或子女符合入編條件解決事業(yè)編制,不符合予以校內臨聘(限1名) | 配偶或子女符合入編條件解決事業(yè)編制,不符合予以校內臨聘(限1名) | 配偶符合入編條件解決事業(yè)編制,不符合予以校內臨聘 | |
團隊事宜 | 提供所需科研、辦公場所;配備3-5名科研助手 | 提供所需基本場所;配備1-2名科研助手 | 提供基本實驗場所;配備科研助手1名 | ||
職稱待遇 |
不具備副高級職稱的博士享受副教授七級待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附加補貼+邊補),期限3年。具備副高級職稱的博士享受教授四級待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附加補貼+邊補)時限3年。 |
||||
注:配偶或子女入編條件:為具有機關事業(yè)單位正式編制或具有碩士學歷學位或具有高校副高級職稱。學校幫助協(xié)調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問題。 |
六、聯(lián)系方式
應聘簡歷發(fā)送至各學院聯(lián)系人的電子郵箱。郵件主題須注明“博士應聘—應聘學院—專業(yè)—姓名—中國博士人才網”。
學校地址:貴州省興義市湖南街32號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郵政編碼:562400
聯(lián)系電話:0859-3223156 李老師 (人事處)
學校網站:http://www.xynun.edu.cn/
來源: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制作部門:黨委宣傳部
頻道推薦
精彩圖片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