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世界地質(zhì)公園
在云貴高原的深處,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億萬年前三疊紀海洋生物的家園。這里,山峰如劍,直指云霄;這里,峽谷深邃,水流湍急。走進興義世界地質(zhì)公園,每一塊化石都承載著億萬年的時光,每一個故事都講述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而在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以家的名義,守護著這片世界地質(zhì)公園,讓億萬年的時光得以傳承,讓自然的奧秘得以展現(xiàn)。
我家有座三疊紀博物館
“把那個圈點一下,是吧,進入這個元宇宙的世界。”
“哇,好多魚龍啊,還有海百合!”
這是舒玲一家三口體驗自家博物館的新業(yè)態(tài)“元宇宙看展”的情景。十年來,這一家人風雨同舟、團結協(xié)作,建起了一座“黔寶三疊紀博物館”。
圖為舒玲一家體驗“元宇宙看展”
1996年,舒玲與丈夫宋慶興開始接觸古生物化石,逐漸對這一領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讓這些珍貴的化石標本有更大的展示平臺,2013年,他們決定在興義市區(qū)建設一座博物館。
“當初設計的是一二三層搞成博物館,四樓是一家人自住。后來決定一樓搞個博物館,二三四樓搞酒店,用酒店的收入來彌補博物館的開銷,額外增加了五、六十萬元的裝修費。”舒玲說。
圖為宋慶興夫妻查看貴州龍化石
2020年8月,就在建館的關鍵時期,舒玲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一邊是刻不容緩的治療,一邊是不容落下的裝修。無奈之下,舒玲只好把在上海工作的兒子叫回來,由宋慶興陪著她到貴陽治病。
“當時回來的時候真的什么都不懂,大到整體的規(guī)劃運營,小到買一顆螺絲釘都要我親自來過手,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宋超凡坦言。
圖為舒玲為游客作講解
2021年1月,博物館和酒店終于開業(yè)了。博物館共展出貴州龍、魚龍、海百合等三疊紀海洋生物化石標本300多件,同時推出了收藏、陳列展覽、觀影、模型制作、學術報告等業(yè)態(tài),入住酒店的客人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旅游旺季和節(jié)假日,酒店一房難求。自開業(yè)以來,黔寶三疊紀博物館連續(xù)三年被評為“貴州省十佳非國有博物館”。
一路走來,舒玲和病魔頑強斗爭,每天清晨外出鍛煉身體,晚上為入住酒店的客人講解化石,和家人一起繼續(xù)書寫三疊紀博物館的故事。
“一路走來,我也愛上了這個行業(yè)。令我欣慰的是,在丈夫無限的愛和兒子無限的擔當中,我的病奇跡般地好了。”舒玲感慨道。
“喚醒”貴州龍的夫妻化石修復師
在興義世界地質(zhì)公園博物館,有300多件極其珍貴的貴州龍化石供游客參觀,這些沉睡在歷史長河中栩栩如生的貴州龍,大多得益于王云忠、王美英這對農(nóng)民夫妻化石修復師的“喚醒”。
一臺顯微鏡,一把氣動鋒筆槍,一根手動剔針。熟練操作起這些修復化石的專用工具,王云忠、王美英開啟了一天的工作。與巨大的恐龍相比,貴州龍堪稱袖珍型,最小的體長僅2厘米,密如蛛網(wǎng)的骨骼纖細如針,修復貴州龍化石如同在針尖上跳舞,8小時才能修復1厘米,動針的時刻連眼都不敢眨一下,更別說要長期忍受這刺耳的聲音。然而,這對夫妻一做就是近12年,修復的貴州龍化石和制作的化石模型達到200多件。
圖為王云忠夫妻修復化石
“我們在修復過程中就不能眨眼睛,眨眼睛就把骨骼損傷了。我們剛開始用顯微鏡也不習慣,眼睛會比較痛。你看我的眼睛都是紅的,必須要點眼藥水才可以。”王美英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這種修復槍它的噪音比較大,都會采用耳塞把耳朵塞起來。當我們的展品被世界各地的游客認可的時候,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王云忠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自豪。
在博物館,夫妻倆還負責講解,并帶領游客體驗化石修復。
圖為王云忠夫妻指導游客修復化石
“通過王云忠老師的講解,我感覺貴州龍又復活了,仿佛回到了神秘的三疊紀世界。”來自廈門的小朋友焦博衍聲情并茂地說。
王云忠、王美英的學藝經(jīng)歷頗為傳奇。
2013年,興義國家地質(zhì)公園管理處為培養(yǎng)本土化石修復人員,組織10多名村民集中學習。一個月之后,多數(shù)村民認為修復化石枯燥乏味,打了退堂鼓,只有王云忠、王美英夫妻選擇留了下來。兩人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精神打動了外籍化石修復專家佐藤哲哉和之前到來的北大教授江大勇,他們傾囊相授,教會了他倆化石發(fā)掘、化石修復、化石模型制作、拓印等專業(yè)技術。
“王云忠夫婦兩個在國內(nèi)在化石修理這一塊,是非常優(yōu)秀的頂級的修復專家。”提起這兩個弟子,江大勇總是贊不絕口。
談起以后的打算,王云忠說:“我有個夢想,就是在我退休以后,我想做一個黔西南州最大的科普體驗室。”王美英則說:“只要是守護貴州龍,再累也是甜的。”
父女兩代地質(zhì)人的申世夢
“爸爸,我來看你啦。我?guī)Я藗好消息來,我們申報世界地質(zhì)公園成功了,聯(lián)合國已經(jīng)正式給我們授牌了。你為此奮斗了很久的事情迎來了一個好結果,我相信你的在天之靈也會感到非常欣慰的。”
興義世界地質(zhì)公園掛牌前夕,溫謙謙手捧鮮花來到父親溫安貴墓前,往昔與父親一起工作的一幕幕又浮現(xiàn)在眼前。
溫安貴是原州自然資源局的總工程師,他從2015年開始參與興義世界地質(zhì)公園申報的相關工作,主要負責前期資料搜集、協(xié)調(diào)對接專家團隊、對外宣傳等工作,2022年退休后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申世工作,直至2023年8月因病逝世。
圖為溫謙謙為游客講解
2016年,為了讓女兒開拓視野,溫安貴推薦正在讀大專的溫謙謙以志愿者身份參加在興義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三疊紀地層大會,這次經(jīng)歷改變了溫謙謙的學業(yè)規(guī)劃。
“會上認識了非常多的國際專業(yè)大咖,從而得知我們興義蘊含著非常多的寶藏,除了喀斯特地貌,興義動物群是全世界唯一一處同時包含了近海的生物以及遠洋的生物的一個地方。通過這場會議,讓我感受到我爸爸的這個工作非常偉大,更堅定了學地質(zhì)學專業(yè)的決心。”
就這樣,還在求學的溫謙謙以志愿者的身份跟著父親多次參加了申世工作。
圖為溫謙謙工作中
“2018年山旅會期間,很多國外的專家要到興義來,當時我們的英語專業(yè)翻譯人員不夠。溫謙謙的父親就主動找到我們,讓謙謙來當一名志愿者,不要任何報酬。溫謙謙從當志愿者開始,只要工作上需要她幫助,就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興義國家地質(zhì)公園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張亞麗對溫安貴、溫謙謙父女印象深刻。
“在正式評估之前有一次預評估,我被推選為主講人。那一次的經(jīng)歷讓我感覺非常幸福。”溫謙謙回憶說。
2023年7月,溫謙謙在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yè)之后,正式入職貴州興義國家公園管理處,從事申世成功后的后續(xù)工作,專門負責公園管理處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郵箱往來工作。
來源:興義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孔令相 鄧洪濤 王朝慧 王霞 代仙羚 張懿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