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貞豐:公安“大走訪”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12月初以來,貴州省貞豐縣公安機關深入推進落實“入村寨進社區(qū)走企業(yè)訪群眾”大走訪,聚焦問題解決問題,能即辦即辦,不能即辦按程序盯緊辦,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貼近群眾抓民生
“班子成員帶隊組織機關各黨支部黨員民警支援基層派出所落實走訪,目前30名民警共走訪了1008戶群眾和7家企業(yè)。”貞豐縣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毛文波說。
在北盤江鎮(zhèn),民警走訪發(fā)現和解決的實際問題,樁樁件件都牽扯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平安穩(wěn)定的大局。
2020年12月30日,北盤江派出所民警到者顙村走訪,群眾集中反映光伏電站項目征地補償尚未達成賠償意見,希望民警幫助協調。
民警啟動“公安+聯動共治”機制組織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將走訪情況及時報告派出所、鎮(zhèn)政府,牽頭協調政府、公安、司法、國土部門干部與施工企業(yè)負責人、村民代表集中共商,達成共識和協議,企業(yè)同意了群眾的賠償要求,群眾也表態(tài)支援項目建設。
當天,民警在巖腳村勘地、劃界,宣傳政策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在寒風中苦戰(zhàn)3個多小時,成功化解了村民趙某皝、趙某龍的土地糾紛。
此外,北盤江派出所還將“微警務”應用于大走訪,在28個微警務群中加入意見建議征集、問題線索反映、疫情防控與反詐騙宣傳,由走訪民警就地發(fā)展微警務群成員,新增成員1000余人并提出有關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18條,及時解答群眾咨詢241個。
因地制宜的實招
“您看,這是我的名字和電話號碼,有需要幫助的,您就打我電話!”貞豐縣看守所教導員陳華江到坪壩村走訪,向村民聶家貴、張慶良介紹“貞豐縣公安局大走訪警民聯系卡”。
“我們大走訪,就是要真正保持公安民警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不間斷,確保民警對群眾能幫得到忙、解得了難。”毛文波說,“全局178個民警都印制了警民聯系卡,這是走訪的‘規(guī)定動作’”。
同樣是“規(guī)定動作”的還有幾項——
黨建統領大走訪。貞豐縣公安局機關6個黨支部重點幫扶支援龍場、北盤江、魯貢等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由一名局黨委委員督導和走訪,支部書記與派出所所長作為雙責任人,保證走訪實效。
圍繞重點大走訪。開展全面的矛盾糾紛排查、建立問題臺賬,協調組織面對面的調解,每村建立完善一個不低于80%戶加入的村級微警務群,幫助村集體建立完善一支基層治安巡邏隊伍。
落實“七必問、三必講、三了解”。走訪民警做到“涉黑惡”問題、矛盾糾紛、涉毒問題、早婚早育、交通安全隱患、地質災害、邪教問題必問;必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及黔西南州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必講當前科技的發(fā)展和“十四五”規(guī)劃,必講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要了解民警及政法干部平時開展工作、基層政法機關總體運行、政法干部與政府其他部門干部工作等情況。
貞豐縣看守所教導員陳華江探索提出的“團體走訪與兩人走訪相結合、集中走訪與分散走訪相結合、重點走訪與一般走訪相結合、特殊走訪與普遍走訪相結合、年齡大的與年齡小的相結合、書面用語與民間俗話相結合、漢族干部與少數民族干部相結合、拉家常與宣講政策相結合”措施,針對性、實效性都很強,被黔西南州公安局推廣。
細微處見大擔當
前不久,者相鎮(zhèn)旗上村村民向某某通過警民聯系卡致電之前到家走訪的民警,稱身體有殘疾,生活較為困難,希望得到一些幫助。
群眾有呼聲,民警有回應。原來,向某某年紀較大,近期因意外導致腿腳行動不便,沒有經濟收入,家庭開支出現困難。
民警會同鎮(zhèn)政府干部認真分析研判,向黨委政府報告了向某某家的實際困難,鎮(zhèn)里及時啟動了臨時救助。向某某知道后,感動得直流淚,她說:“沒想到一個電話你們就把幫助送到家,讓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大走訪,小服務,這樣的實事好事急難事,天天都在發(fā)生。
目前,貞豐縣公安機關累計出動大走訪警力1177人,走訪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群眾 6875戶、企業(yè)173家,29條風險隱患線索已辦結19條、移交10條,群眾對政法信訪工作的10條意見建議已全部辦結,25條具體困難和訴求已辦結23條、移交2條。
“公安機關的大走訪,法治宣傳更到位,政策解讀更精準,幫助基層化解了很多‘老矛盾’,給我們開展群眾工作做了很好的示范!”貞豐縣龍興社區(qū)坪壩村黨支部書記曹子全深有感觸地說。
(王舒羽 劉珠珠 殷選擇)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